top of page
作家相片黑天鵝

香豔約會出人命 - Isimemen Etute 2021

Intro

大家看過電影《The Blind Side》(港譯《守護有心人》,直譯為《弱點》)嗎?電影講述了一位身世曲折的非裔美國人,經歷艱難困苦後,在美式足球場上展露頭角,最終成功翻轉人生。然而,今天我們要講的這起案件,主人公同樣是一名美式足球員,但他的人生轉折卻截然不同。

這位球員經歷了一次180度的「大翻轉」,但不是邁向光明的未來,而是墜入了一個致命的圈套,走進了人生的暗巷。而這一切的起點,只因為一次來自交友軟體的邂逅。


Blacksburg, Virginia

案件發生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布萊克斯堡。這座動靜皆宜的城鎮有山有水,既有人文底蘊也富含歷史氣息。但如果你問當地人這裡最出名的是什麼,大概十個有九個會告訴你:維吉尼亞理工大學。


這所大學佔地約 2,700 英畝,校園不僅廣闊,風景更是賞心悅目。學校內特有的石材建築與精緻設計,吸引了無數人慕名前來參觀。而學校的另一大亮點,便是他們的美式足球隊——Hokies,翻譯作「霍基隊」。根據美國體育電視網 ESPN 的實力指數預測 (FPI),霍基隊在 2020 年賽季開打前排名第 25 位,展現出強大的實力與潛力。


我們故事的主角,正是霍基隊於 2021 年 招募的新血之一。他帶著雄心壯志踏入校園,準備在球場上大顯身手。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一個學期才剛結束,他的名字便突然登上了新聞跑馬燈,成了被指控的謀殺犯。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學生、球員、殺手——這三個看似毫不相干的身份,究竟如何同時落在一個 18 歲少年 的身上?讓我們回到 2020 年 7 月,從故事的起點說起。


Isimemen

2020 年 7 月,17 歲的高中生 Isi Etute,全名 Isimemen Etute,在推特上發布了一段影片。畫面中,他在球場與健身房中訓練,身高 190 公分,頂著一頭辮子髮的少年看起來充滿自信。影片的旁白是他的聲音,他感謝過去一年多來各大學校對他的賞識,以及家人一直以來的支持。影片的最後,Isi 穿上了深紅色的球衣,戴上印有 VT 字樣的帽子,正式宣布加入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


事實上,距離他們這屆高中生畢業還有將近一年時間,但各大學早已開始搶先展開招募行程,邀請頂尖運動員參觀校園,力圖將這些人才拉攏至自家門下。Isi 作為一名出色的美式足球員,自然是各校爭搶的炙手可熱之星。


看著他還不到 18 歲就已經開上 瑪莎拉蒂,的確讓人驚訝,但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名字。這個名字少見又難念,查了一下才發現,它的背後藏著他的故事。Isimemen 源自奈及利亞語,意思是「我和我的子孫無論走到哪裡都將受祝福,成就大事」。Isi 的父母於 1990 年代從奈及利亞移民至美國,會這樣給孩子取名,無非是寄託著對他們的深切期望——在異國他鄉能夠闖出一片天地。而排行家中老三的 Isi,沒有辜負父母的期許,他憑藉自身運動天賦與努力,成為 12 所大學 爭搶的明日之星。


2021 年 1 月 15 日,剛過 18 歲生日沒多久的 Isi 離開家鄉 維吉尼亞海灘,隻身前往西邊的布萊克斯堡,正式開始大學生活。然而,這時的美國正處於 新冠疫情死亡人數高峰期,民眾減少聚會,保持社交距離,學校也取消了迎新派對與各類活動。Isi 到校的前幾週,幾乎都是獨自度過的。在陌生的環境裡,沒有家人和朋友陪伴,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


隨著春季練習開始,球隊成為了 Isi 生活的重心,但他依然渴望在校外拓展社交圈。和許多同學一樣,Isi 也開始使用交友軟體 Tinder。在這個平台上,使用者可以根據照片與個人簡介選擇「右滑」喜歡或「左滑」略過,若雙方互相「右滑」配對成功,就能在訊息區聊天,發展感情。


Tinder Match

2021 年 4 月 10 日,Isi 在交友軟體 Tinder 上配對到一位名叫 Angie Renee 的女生。照片中的她穿著藍綠色上衣,襯托出雪白的肌膚,沒有刻意擺姿勢,卻笑得溫柔自然。Angie 告訴 Isi,她剛從大學畢業,現在住在維吉尼亞理工大學附近。兩人聊沒多久,Angie 就主動邀請 Isi 到她家作客。見對方如此熱情,Isi 心裡也有些心動,但他清楚單獨前往陌生人的住處並不安全,便提出想帶隊友一起赴約。讓他意外的是,Angie 不但一口答應,還說「三人行」她也非常歡迎。


當晚 9 點 45 分左右,Isi 和隊友 Da’Shawn 騎著機車來到 Angie 的公寓。他們順著階梯走上去,還沒來得及敲門,門就已經打開了。但公寓裡黑漆漆的,幾乎看不清門後的人影。這時,Angie 開口說話了。她解釋,自己是醫生,平時工作接觸的人很多,為了保護隱私,這類「刺激的私人活動」她喜歡關著燈進行,保持低調。說著,她將兩個大男孩帶進房間,示意他們坐在床的左側。


Isi 的手機此時幾乎沒電了,正準備開口向 Angie 借充電線,隊友 Da’Shawn 卻突然轉身離開,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Isi 連忙追上去問他怎麼回事,Da’Shawn 表示這屋子太黑,讓他感到不安,勸 Isi 一起離開。但 Isi 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都來了,最後 Da’Shawn 還是獨自離去,只剩下 Isi 一個人留在公寓裡。也許是手機真的沒電了,Isi 回到房間,向 Angie 借了充電器。而 Angie 對剛剛的插曲似乎毫不在意,她拉著 Isi 坐到床的左側,接著俯下身,熟練地為他「表演吹奏樂器的技巧」。


另一邊,隊友 Da’Shawn 回到機車上後,立刻在球隊的群組裡描述了剛才的詭異經歷。隊友們聽完紛紛表示擔憂,提醒他快回去把 Isi 帶走。他們知道交友軟體上經常有人「釣魚」,深怕 Isi 這隻「小綿羊」會出什麼意外。Da’Shawn 感覺有道理,於是立刻調轉機車,騎回 Angie 的公寓。


大約 8 分鐘後,Da’Shawn 敲響公寓的門,大聲喊著 Isi 的名字,叫他趕快出來。Isi 聽見後,急忙穿好褲子,拿起手機準備離開。這時,Angie 拿出 50 美元 塞進 Isi 的手裡,笑著說:「以後常來玩,我可以當你的甜心媽媽,只要你以身相許。」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提議」,Isi 一言不發,匆忙跟著隊友離開了公寓。


這個夜晚,就在這樣的混亂與匆忙中劃下了句點。而這段詭異的「約會」經歷,也很快在球隊間傳開。隊友們時不時開玩笑說:「Angie 搞不好是個男的,才不敢開燈啊。」或是笑著提醒 Isi:「最好去驗一下身體,看有沒有被傳染什麼病。」雖然大家都知道這只是開開玩笑,但沒有人料到,這個名叫 Angie 的人,很快就會再次出現,而這一次,她將徹底改變他們所有人的命運。


Suspicion of Angie

接下來的一個月裡,Isi 幾乎每天都會收到 Angie 的訊息和邀請,甚至到了「照三餐問候」的地步。不管 Isi 怎麼封鎖或刪除對方,都完全無濟於事。這讓 Isi 感到極為困擾,但他不斷告訴自己不要多想,只要讓事情過去就好。


然而,2021 年 5 月 31 日,Isi 接到隊友 Jalen 的一通電話。Jalen 說,他今天也在交友軟體上配對到一個叫 Angie 的女生,對方邀請他去家裡作客。但當他走進公寓時,裡面一片漆黑,氣氛詭異至極,他最後選擇落荒而逃。


電話中,兩個男生越聊越覺得毛骨悚然,他們開始懷疑 Angie 的真實身分。尤其是 Isi,回想起那天夜晚以及她「演奏樂器」的畫面,心中不安的感覺愈發強烈。他覺得必須弄清楚,這個女人的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於是,他們拉上另一位隊友 Jordan 壯膽,三個人決定當晚再度前往那間漆黑的公寓,一探究竟。


Deadly 2nd date

我們先停一下,梳理一下目前故事中的幾位關鍵人物。畫面上看到的這幾個年輕人,都是球隊的成員,名字和長相都有些相似,確實容易搞混。不過,因為接下來他們會在監視器畫面與後續情節中反覆出現,我們還是簡單記一下重點:


左邊的 Da’Shawn:一開始陪 Isi 赴約的隊友。

中間的 Jalen:剛剛打電話給 Isi,懷疑 Angie 身分的吹哨者。

右邊的 Jordan:純粹被找來壯膽的「局外人」。

接下來,為方便記憶,我們稱後面兩位隊友為「雙 J」。好,讓我們回到故事。


晚間 10 點 07 分,Isi 和雙 J 來到 Angie 的公寓。由於稍早是 Isi 回覆了 Angie 的訊息並答應赴約,因此他自己進了屋子,雙 J 則留在外面等待。他們的計畫很簡單:Isi 進屋後,用手機的手電筒照亮房間,確認女生的真實樣貌。如果真的是個妹子,他們就一起玩;若不是,他們便立刻離開現場。無論如何,今晚一定要揭開這個「Angie」的真面目。


Isi 進入房間後,依舊被 Angie 帶到床的左側。但這次他沒有坐下,而是試著靠近對方,想要透過肢體接觸來大致感受對方的體格。讓他沒想到的是,Angie 的反應異常熱烈——她抓住 Isi 的手,直接放到自己的大腿上,並開始脫下自己的緊身褲。就在這一刻,Isi 抓準時機,掏出手機打開手電筒,往對方的臉上一照。


眼前的畫面,讓這位 18 歲的少年徹底崩潰。


他一直以為的 Angie,居然是一名戴著黑框眼鏡、臉上還帶著鬍渣的中年男子。Isi 憤怒地質問:「你是誰?為什麼不告訴我你是男的?」沒想到對方卻故作嫵媚地回說:「我不是啊。」隨後,還伸手朝 Isi 的褲襠抓去。


Isi 立刻拍掉他的手,憤怒地揮出一拳,將他打翻在地。兩人隨後扭打成一團,Isi 手腳並用,拳打腳踢,最後才掙扎著站起身,哭著走出房門。


這一切發生得太快,不到三分鐘。雙 J 看見 Isi 出來時,也愣住了。他們看到 Isi 脫下上衣,一言不發地朝外走去,於是連忙跟了上去。


離開公寓後,Isi 坐在路邊,雙手的指節上還沾著血跡。他沈默了許久,才對雙 J 說了一句話:「Angie 是個男的。」


雙 J 想安慰 Isi,陪他聊聊,但 Isi 只說想一個人靜一靜。考慮到隔天還有晨練,三人便各自回到宿舍休息。


6 月 1 日,Isi 出現在球場上參加晨練,但整個人像是行屍走肉,魂不守舍。隊友們形容他「好像壞掉了一樣」。他們心裡都很想知道昨晚究竟發生了什麼,也好奇假冒 Angie 的男人到底是誰,但沒有人敢開口詢問。


Discovery of the body

時間來到晚間 10 點半,警方接獲報案,維吉尼亞理工大學附近一處公寓疑似發生命案。報案人名叫 John Smith,他表示自己的弟弟倒在家中,看起來已經身亡多時。


警方趕到現場後,發現一名男子仰躺在地上。他身穿帽 T,緊身褲被褪至大腿處,旁邊散落著一副碎掉的眼鏡,而地板上血跡的源頭清晰可見:男子的臉部凹陷,顯然是遭受重擊所致。經確認,死者身分為 40 歲的餐廳員工 Jerry Paul Smith。據他的哥哥表示,一整天都聯絡不上 Jerry,沒想到進門後竟看到這般駭人的景象。


接下來的事態發展你們或許已經猜到了。警方調閱公寓監視器,很快鎖定了最後到過現場的三名黑人男子。2021 年 6 月 2 日凌晨,Isi Etute 遭到警方逮捕。雖然審訊過程未對外公開,但根據警方記錄,Isi 十分配合調查,甚至在一開始並不知道自己揍的人已經身亡。然而,如今命案已發生,事情的真相已經不再是他單方面能解釋得清的了。當天,年僅 18 歲 的 Isi Etute 被正式以 二級謀殺罪 起訴,而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也在次日發出聲明,宣布對他進行停學處分。


小鎮發生如此重大的事件,媒體自然迅速跟進報導。儘管調查仍在進行中,但網路和電視新聞卻已經開始帶風向,以下是幾個媒體的標題:


維吉尼亞理工足球員涉嫌殺害 Tinder 約會對象,只因得知對方性別為生理男


大學足球員被控殺害跨性別女性,他聲稱自己遭到釣魚


維吉尼亞理工足球員因網路釣魚事件,將主事男子活活打死


除了最後一個標題相對中立,其餘兩則報導都強調性別議題,將案件導向歧視與仇恨犯罪的角度。但真相真的如此單純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了解死者 Jerry Paul Smith 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警方深入調查後發現,Jerry 早在 2015 年 就開始以「Angie」這個假名在社群平台上活動。現實生活中,身邊的朋友都知道他早已公開出櫃多年,但沒有人知道他私下竟冒用一名女子的照片,並在 Facebook 和各大交友平台上「釣魚」。他鎖定的對象主要是 20 歲左右的黑人直男,以發送露骨訊息和女性私密照為手段,主動邀約他們進行「連結」。


更令人震驚的是,除了網路釣魚,Jerry 還有多項前科紀錄,罪名包括竊盜、挪用公款與性侵害。他最早的犯罪紀錄甚至可以追溯到 2002 年,當時的 Jerry 正接受救護員訓練,但某晚趁著男室友熟睡時,觸摸對方的私密部位,最終遭到逮捕並入監服刑。


隨著這些過往一一被挖掘,Jerry 受害者的形象逐漸模糊。他究竟是因性別身份而遭受歧視與暴力的跨性別女性?還是利用假身份引誘他人、帶有掠食傾向的性犯罪者?外界開始議論紛紛、各執一詞,而 Isi Etute,這位剛滿 18 歲 的大一新生,則必須面對法律的審判。


若二級謀殺罪名成立,Isi 將面臨最高 40 年 的監禁刑期。


Trial

2022 年 5 月 25 日,案發近一年後,Isi 的庭審正式開始。控辯雙方皆派出強大的律師團隊與證人陣容,檢察官的目標是將 Isi 以 二級謀殺 或 故意殺人罪 定罪,而辯方則採取 自我防衛 辯護,力爭 Isi 無罪。令人意外的是,這場庭審僅僅進行了 3 天,陪審團便迅速做出了裁決。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先來看控方的說法。我用一句話來總結:「Jerry 確實欺騙了人,但 Isi 不應該將他毆打致死。」


控方的證據與證人中,以 法醫 和 Jerry 的親友 最具說服力。法醫指出,Jerry 臉部的骨頭幾乎被徹底打碎,眼窩、鼻梁、顴骨和上顎骨全數受損,右額葉更是多處出血並伴隨大腦腫脹,顯示 Isi 當時的攻擊是「往死裡打」,辯方所謂的「自我防衛」說詞並不可信。


此外,Jerry 的多位親友,包括發現遺體的哥哥也出庭作證。他們描述 Jerry 的人生並不容易:從小因性向問題,在保守的環境中備受排擠,進入社會後也無法坦然面對自己。他們表示,Jerry 並不是一個壞人,過去幾次鄰居生病需要醫療援助時,他都會第一時間伸出援手,發揮他的護理知識。


接著是辯方的說法。辯方律師的策略非常清晰,他的主張可以總結為:「Isi 是個好孩子,他遭受 Jerry 欺騙發生性行為,衝突發生時 Jerry 試圖攻擊他,因此他出於自我防衛才造成悲劇。」


然而,單靠這樣的說法其實站不太住腳,因為 Isi 是徒手將 Jerry 打到身亡,完全不像是「防衛」的情況。


此時,辯方提出了一個關鍵證據:警方在 Jerry 房間 床的左側床墊下發現了一把水果刀。還記得 Isi 和隊友第一次赴約時,Jerry 就是把他們帶到床的左側嗎?


辯方律師表示,這把刀是 Jerry 用來保護自己「釣魚」行為的保險。他故意將武器藏在床的左側,並引導約會對象坐在那裡,以便在事情失控時立即取出自保。而當晚 Isi 與 Jerry 爆發衝突時,Jerry 正是試圖拿刀攻擊他,Isi 才會出於恐懼不斷揮拳,直到確認 Jerry 已經失去攻擊能力。律師進一步指出,Jerry 一直擁有「主場優勢」:他用謊言將 Isi 騙進漆黑的房間,作為一名 18 歲的年輕人,Isi 當時別無選擇,只能盡一切手段保護自己。


辯方的陳述讓不少人開始動搖,而讓情勢進一步逆轉的是超過 30 名 曾收到 Jerry 釣魚訊息的受害者主動出面協助調查,並願意出庭作證。這些新證據的出現,讓這場審判的結果更加難以預測。


Dating apps’ Safety Issue & Conclusion

審判結果公佈後,網路上出現了一些討論,有人指出 Isi 在最初的審訊過程中,並未提及自己遭到攻擊的情節。他們認為 Isi 的「自我防衛」只是一個幌子,真實原因是他歧視多元性別,甚至恐同。


然而,必須承認,如果 Jerry 冒用他人身分,騙取約會對象的同意並進行親密行為,那這份同意本身就是無效的,也意味著他的行為已經構成侵犯。因此,與其聚焦性別議題,我認為更重要的是,他們之間的互動是否基於雙方合意,以及在衝突當下,Jerry 是否真的有攻擊 Isi 的意圖。這兩點正是案件的核心。對於這個問題,陪審團已經得出結論。至於這個判決是否公正,最終還是留給各位自行評判。


談到這起案件,我們也不得不提交友軟體的問題。以往這類犯罪的受害者多為女性,但本案證明,無論性別,人人都有可能成為詐騙與釣魚的目標。根據警方調查報告,案發前幾年,多名男性用戶曾向 Tinder 舉報過 Jerry 的虛假檔案,但每次都成效甚微。即便帳號被封禁,Jerry 總能利用手機認證重建帳號,重新捲土重來。這引發了大眾的質疑:交友軟體是否應承擔更多責任,保護用戶的安全?


然而,事實是,平台難以對所有用戶進行背景審查。尤其在人工智慧技術越來越發達的今天,生成虛假圖片與內容變得非常容易,連看得見的都不一定是真的,更別說看不見的意圖。因此,完全依賴平台過濾真偽恐怕並不現實。用戶需要提高警覺,分辨約會對象的真正動機:是尋求愛情、金錢,還是其他利益。


2022 年 4 月到 8 月,也就是案發一年多後,Isi 和另外三位隊友陸續轉學至其他學校。雖然他們離開了鎂光燈和粉絲的追逐,但仍然在球場上追逐他們熱愛的運動。從外界看來,Isi 贏得了庭審,贏回了他的人生,但事實上,這場事件也讓他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司法判定他無罪,但在人們眼中,他的手依然沾滿殺戮的血跡。時不時有人會問他為什麼離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有時候他會解釋,但更多時候,他只是叫好奇的人自己去 Google。


我曾與 Isi 聯繫過,詢問能否使用幾年前他在推特上發佈的影片和照片,以及告知他我打算談論這起案件。他回覆我說,他希望人們能從他的經歷中,學到一課,也能認識這個冷酷的世界。


在此,我想再次感謝 Isi,並祝福他未來一切順利。同時也提醒各位,如果你有使用交友軟體的習慣,記得在見面前多方核實對方的身分。初次見面時,選擇公共場合,不要輕易透露金錢和個人資訊,並將行蹤告知家人或朋友。在認識新朋友的同時,保護好自己的安全與財產。


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與大家分享討論。我們下期節目見!Bye-bye!



19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